摘要:發改委:嚴控調油價連鎖反應 交通業將獲補貼 ...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moodle網絡課程平台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moodle網絡課程平台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利用moodle等各類網絡學習平台指導學生完成研究性作業
Moodle(ModularObject-OrientedDynamicLearningEnvironment)是一個用於製作網絡課程或網站的軟件包。它是一個全球性的開發項目,用以支持社會建構主義(socialconstructionist)的教育框架。Moodle是一個自由的開源軟件(在GNU公共許可協議下),也就是說Moodle是有版權的,但是你有額外的自由。你可以自由地複製、使用或者修改Moodle,前提條件是你同意:為他人提供代碼,沒有修改或刪除原有的版權和許可,以及將相似的版權應用於衍生的作品。
慕課與moodle的區別和優勢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不是“慕課”的優勢
如果認為學生獨自觀看視頻是自學,那麽學生在課堂上聽老師講授是不是自學?如果不是自學,難道是什麽人替學生學嗎?肯定不是。隻是說“慕課”模式下,學生是通過觀看視頻的表演來自學,而在課堂上學生是通過觀看真人的表演來自學。兩者相比,沒有誰優誰劣的問題。
所謂的“自學能力”應該是指一種學習意識、一種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比如上課要精力集中,認真聽講做筆記,不懂的要問,還要認真做作業和大量閱讀參考書等等。培養這樣一些所謂的“自學能力”並不是“慕課”技術所特有的優勢,課堂教學也需要學生具有這樣的能力,或者說也在培養學生這樣的能力。
如果說“慕課”技術在教會學生知識之外,還特別培養了學生什麽東西的話,應該說它隻是更加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先學後教”不是“慕課”的優勢
首先,“先教後學”、“先學後教”的提法本身不成立。教和學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沒有學,老師教誰呢;沒有教,學生怎麽學?教和學同時發生,是不可能在時間順序上分出先後的。其次,認為“先學後教”優於“先教後學”,其實是假設存在第二次教和學的機會。所謂“先學後教”的優勢,並非顛倒了教和學的順序帶來的,而是因為存在了教兩遍、同時學兩遍可能性。寒暑假的銜接班也許是所謂的“先學後教”的成功模式,但這是占用了學生寒暑假的休息時間創造出來的。假期先學一遍,開學以後再學一遍,那效果自然好。但在正常的學期期間,我們可以鼓勵學生提前預習,問題是我們有成建製地、大麵積地實施這種教兩遍、同時學兩遍的時間和機會嗎?如果要求學生在家裏學習第一遍的時候必須非常認真、非常完備,那麽自然就會占用做作業的時間,如果把做家庭作業的時間置換到課堂上,那麽課堂上還會有教和學第二遍的機會嗎?肯定就不會再有了。
“慕課”的優勢是教學資源的“精品化”和“精細化”
必須得承認,不同老師的教學水平是不一樣的。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名師和大家最多隻能教2個班,隻能有100名學生受益。但是有了“慕課”技術,這方麵的觀念就受到了挑戰。我們可以聘請最優秀、最擅長的老師來進行內容的規劃和腳本的設計,然後經過集體討論和共同創作之後,拿出最優秀的教學資源來。其次,中學階段的教學工作一般3年一個輪回,3年之後課堂上老師即興發揮,一定會出現許多“丟三落四”和“顛三倒四”的現象,講10遍,恐怕每遍的情況都不一樣。過去這種現象不會引起關注,但是“慕課”模式下,它就成了問題。因為“慕課”視頻是經過精心編排和反複推敲的,講什麽、不講什麽,先講什麽、後講什麽,都把分寸拿捏到了最佳狀態,這樣得到的教學資源一定是最“精細化”的,教學效果一定也是最好的。“精品化”和“精細化”的資源不僅可以使100名學生受益,全校、全省乃至全國的學生都可以同步受益。在這種情況下,實驗班或非實驗班、重點學校或非重點學校,還有那麽重要嗎?家長還需要舍近求遠、花高價買學區房,為子女搏得一份稀缺的升學機會嗎?可能情況就不會那麽嚴重了。所以“慕課”技術的這一優勢,可能會成為優質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的助推器。
“慕課”的優勢是教學過程的“個別化”和“個性化”
在傳統的課堂上,任課教師隻能以單一的教學計劃和推進策略,來麵對全班50個不同的學生個體。教師講出一句話、一個概念、一種方法,學生即便沒聽到或者沒聽懂,也無法讓老師停下來,無法讓老師再講一遍。說一個學生的成績不理想,其實很大程度上是這樣一種學習過程不斷累積的結果。觀看“慕課”視頻就不一樣了,學生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讓“老師”停下來,也可以讓“老師”再講一遍或再講很多遍,一切等他理解了、明白了,再繼續進行。這樣的一種改變,對教學效果和學生成績的影響有多大?真是大得不可估量。
“慕課”的優勢是教學活動的“交互性”和學生的高度“可參與性”
過去對於“慕課”視頻,大家更多關注的是“微小化”和“碎片化”,但從實踐情況看,“慕課”視頻的“交互性”和學生的“可參與性”更為重要。即通過設計和開發“交互式”或“互動式”的“慕課”視頻,把傳統的教學過程變成了一種高密度的、“一對一”的“聊天”和互動過程。筆者將這種“慕課”技術叫作“聊課”技術。在“聊課”平台上,教師可以像在課堂上一樣,在視頻講授過程中提出各種的問題,每個學生各自做出回答,學生各種不同的答案均由電腦自動批改。隻有學生回答正確之後,視頻才會自動向下播放。這樣的技術運用既可督促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精力高度集中,又可以讓學生全程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動腦又動手,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這種“一對一”互動過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是不可能實現的。
Moodle的優勢
一、通過moodle教學平台能夠實現了師生之間點對點的指導,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可以麵向全體學生講授,也可以單獨輔導,盡可能地實現因材施教,師生之間討論、答疑以及生生之間學習交流都是通過計算機來實現的,減少了老師講的過程,給學生更多交互學習的空間。教師也可以就學生所反饋問題及時調整教學,也可以對個別學生進行單獨輔導。
二、Moodle教學平台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學生完成作品之後可以及時把作品上傳,教師能夠隨時看到同學的作業,在平台上進行評定,寫出修改建議,了解教學效果,隨時把評判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學生刷新頁麵之後就能及時看到,進行修改。
三、Moodle教學管理平台促進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投票、討論區和問卷調查是對學生的心得、成績、學習情況的反饋最好的形式,用這些方式,學生不會感覺到壓力,也不會緊張和害羞,這也是在網絡上教學互動的一大好處。這些互動活動中,學生和老師是在平等的條件下對話的,雖然不是麵對麵,但更可以增進了解。Moodle教學管理平台還有一個很大的功能就是讓每個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和同學進行交流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